配资预警网 中美养老文化差异: 美国年轻人真的不赡养父母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配资预警网,请知悉。
好多人觉得美国年轻人特独立,18 岁就跟爹妈分家,老了就把父母往养老院一送,压根不管。
可美国老年人为啥看上去过的还挺好的呢?事情不能总是看表面,如果想真正了解美国老年人的生活状态,那就得先看看美国老人的退休金情况。
美国娃不养爹娘?
现在美国65 岁以上人群的平均社保年收入大概在1.6 万美元左右,比个人贫困线 1.3 万美元高那么一丢丢,2020 年美国公寓月平均租金是 1468 美元,这么算下来社保金刚好够交房租的,吃饭穿衣啥还得另想办法,所以现在美国社会有很多老年人依然还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上。
2019 年美国65 到 74 岁老人的劳动参与率超过 25%,75 岁以上的都有 10% 还在工作,犹他州89 岁老人纽伊就因退休金不够花,还得帮披萨店送餐。
很多美国人去住养老院其实就是生活所迫的无奈之举,养老院可不是想住就能住得舒舒服服的,再怎么说美国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社会的风气和观念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养老院分两种,一种专门是为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住的,跟普通的小区差不多,好一点的还有有游泳池和健身房这些设施,每个月费用 3000 到 10000 美元。
另一种则是辅助型的,适合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护士专门照顾,跟医院差不多,但费用自然就更高,对很多美国老年人来说,能去这两种养老院本身就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虽然政府也出资办理了所谓的免费养老院,不过这养老质量就没法说了,贫富差距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硬伤,有钱的老人自然可以住高档养老院,享受专业服务,可大部分普通老人要么自己硬撑着打工,要么就只能去条件一般的养老院消磨时间了。
都说美国养老体系多完善,可政府的社会保障成了很多低收入老人退休后的最大依靠,企业退休金计划覆盖的大多是中高收入者,被很多所谓公知称颂的401(K)储蓄计划也就覆盖了5800 万人,不到总劳动人口的一半。
好多低收入者就算雇主提供退休储蓄,自己也负担不起应缴的部分,而且从 2010 年开始美国社会保障基金就已经收入低于支出了,现在国会研究机构已经进行了推演,大概到 2035 年这笔基金池可能就面临枯竭。
养老压力将成为美国新的社会问题,再加上这些年美国的制造业岗位在持续流失,这一点对低收入人群影响特别大,过去四十年,低收入人口里制造业就业比例降了 50%,服务业比例升了 20%。
现在美国雇佣劳动力最多的 10 个企业里,有 6 个是连锁超市或快餐店,国家的制造业岗位少了,好多人都收入自然就上不去。
加上零工经济兴起,优步司机这类独立承包商在美国是一大人群,这些人的收入不高,社保、医保啥的福利都得自己操心。
时薪制员工超过一半,雇主为了省钱控制工作时长,好多人本来工资就没多少,更别说存养老钱了。
看来美国老人安度晚年可真不容易,一边是大家觉得他们都靠养老院,一边是好多人不得不打工维生,那美国人到底有没有赡养老人呢?
美国人真的不管爹妈?
不过要是说美国人完全不负责任,对父母不管不问也确实有点太绝对了,美国人的赡养方式跟咱不太一样倒是真的。
美国的儿女虽然不跟父母住一起,但好多会每个月给养老院费用,少的 3000 美元,多的能到 10000 美元,这对美国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能承担起这笔费用其实也算在尽赡养义务了。
有个美国朋友跟我说过一个真实例子,她朋友的婆婆生病了,需要 24 小时有人照顾,可家人都在上班,无奈之下只能商量着送养老院。
结果老人不愿意去,在去之前一天去世了,这事儿虽然挺让人难过的,但其实从侧面也能看出美国儿女在处理老人养老问题时也会考虑老人的意愿,只是现实情况有时候很无奈而已,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内不是也有嘛。
还有一对夫妻,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每个月至少要给 3000 美元费用,这在美国也是笔不小的花销,所以真的不能说不管。
只不过美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比较独立倒是真的,一般孩子 18 岁后就搬出去住,就算刚开始没经济来源跟父母住,经济独立后也会马上搬走。
父母也不想跟孩子住一起,退休后更愿意在原来的地方生活或出去旅行,只有觉得自己需要照顾了才会选择去养老院,这种独立的观念让他们觉得住养老院不是啥丢人的事,反而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跟同龄的人有共同话题,过得更自在。
这就是中美之间文化的最大差异,不过随着美国经济逐渐下行,传统的观念也已经出现变化了,只不过这个变化是把压力统统压在了老年人身上。
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已经越来越不独立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Z世代反向啃老?
前面我们说过,美国年轻人独立得很,18岁就拎包出走闯荡江湖,可现在这画风已经突然变了!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让好多人都惊掉下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成年之后还跟爹妈住一块儿,而且搬出去独立居住的年龄也已经越来越大,过去两年里有60%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都因为钱包瘪了搬回家住,说好的美式独立呢已经突然妈宝了!
说到底还是经济压力太大,美国年轻人现在正在被一系列政策按在地上摩擦,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没赶上好时候。
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刚好在他们踏入社会的节骨眼上砸下来,职业规划直接被打乱,斯坦福大学作了一份研究报告,只有44%的千禧一代在30岁时的经济状况比父辈强,虽然看上去比例也不低,可美国婴儿潮那代人的时候,这个比例高达70%。
这么看来,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年轻人一毕业就面临低迷的就业市场,起薪上不去,职业上升通道也堵得慌,想靠自己买房买车难如登天。
就算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生活成本又来了暴击,这两年美国的通货膨胀高得吓人,2021年通胀率飙到7%,2022年也有6.5%,日用品、燃油价格蹭蹭往上涨。
房价就更离谱,近10年涨了48.55%,房租也涨了36%,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基本上都在玩命的给房东打工,工资一大半都得交给房东,剩下的钱连好好吃几顿大餐都得算算。
更何况美国很多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就靠学生贷款上学,前面的债务还没算明白,现今的生活压力直接逼的年轻人活不下去了。
到2023年3月为止,美国学生贷款总额达1.7万亿美元,仅次于房贷,千禧一代占43%,Z世代占28%,妥妥的还贷主力军。
25到29岁的年轻人里43%都背着贷款,这比例比1993年的28%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美国教育市场化实在是太狠了,学费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过去20年,除去通胀因素之外私立大学的学费涨了40%,公立大学涨了56%。
无奈之下的学生只能靠贷款上学,还没毕业就背上几万十几万的债务,现在美国年轻人平均每人背着4万多人民币的学生贷款,这钱可不是说还就能还上的,利息高不说还不能破产免除,每个月工资一到账,先得给贷款上供。
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好多年轻人只能选择曲线救国搬回家跟爹妈住,房租省了不说生活费也能蹭爸妈的,能多攒点钱还贷款或应对日常开销。
形势比人强,虽然说去除有些丢人,但好歹大家都这样,一来二去也就习惯了,毕竟有高房价、高学费、高生活成本的三重夹击,啃老成了缓解经济压力的无奈之举。
可问题是现在美国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还挺矛盾。一方面他们经历过经济衰退,消费上更追求实用主义,觉得跟父母同住能省钱是理性的选择。
可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又是妥妥的网络土著,受疫情影响之后又觉得人生短暂得及时行乐,好多人宁愿把钱花在奢侈品或精神享乐也不愿意对未来做做打算。
说他们没钱吧,有时又能掏出大笔钱买贵的东西,这种末日消费心态让他们很难攒下钱来实现经济独立,一边想省钱啃老,一边又忍不住剁手,这日子过得可真是纠结。
看来不管在哪个国家配资预警网,年轻人想真正独立,都得先迈过经济这道坎啊。
捷希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金色配资门户网 传C罗冲冠梦遭重创! 若塔意外去世, 葡萄牙世界杯五大隐患曝光!
- 下一篇:没有了